副標題:——媲美“灘頭年畫”民間藝術之花
12月24日,初冬乍寒,久負盛名的邵陽縣民間故事會的白倉高蹺踩春隆回,參加占地11000多平方米的隆回縣汽車東站暨萬和經濟技術開發區開盤。白倉高蹺,這朵可與隆回灘頭年畫齊名的民間藝術之花綻放出迷人的魅力,令觀眾大開眼界,贊嘆不已?! ?/p>
民間故事會源遠流長
風光秀麗、聞名邵陽縣的白倉四尖峰山腳下,勤勞的白倉鎮人民善歌善舞,源遠流長。遠可上朔到100多年前的清朝,那時每逢紅白喜事,節日喜慶,渾身有著藝術細胞的白倉鎮人民便耍起獅子、騰起長龍,踩起高蹺,扎起花燈,扎起臺戲,扎起塑面具,表演武術,節目豐富多彩,多姿多味,深為人民喜愛。白倉人民參加這樣的活動都是踴躍參加,群策群力,并涌現出很多文藝名老藝人,曾出演了廣西、武岡、隆回、東安、祁陽等地,在48年出現了瑞、高獅兩會。解放后更是如虎添翼,文化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文化大革命動亂時期,文化遺產被打成垃圾堆,并加上一腳,白倉的文化活動遭受同樣的境況,被打入冷宮,令老藝人們痛心不已。78年拔亂反正之后,白倉鎮工、商、農的老藝人、老前輩和文藝愛好者,把白倉傳統文化藝術,逐漸恢復保存下來,做到后繼有人,弘揚白倉歷史傳統文化、豐富群眾文化生活?! ?/p>
1982年3月,24名會員,自酬資金成立了白倉花燈俱樂部,在會員陸續發展到60多人的基礎上,會員們集資擴辦4臺扎臺戲,將原花燈俱樂部改名為白倉民間故事會至今?,F故事會至今有106名會員,年齡最大的是90歲的劉重光,最小的只有6歲,有管委會人員11人,正副主任4人,委員7人,武術教練4人,是白倉鎮最大的自發性的民間藝術群眾組織,置有大小獅子8頭,金龍1條,青黃龍各1條,故事柜臺4臺,大鼓一套,小鼓5套,高蹺36副,花燈24盞,梁山旗幟15面,長號2把,秧歌鼓16個,彩橋一套,鈸道一套,棍、刀、槍等?! ?/p>
壓軸表演節目——高蹺
在白倉民間故事會節目中,最為人民群眾看好的是高蹺。白倉高蹺突出一個“高”,險在一個“高”,以其異乎平常“高蹺”的高度,在全國實屬罕見,令觀眾們大開眼界,稱奇不已。
一陣鑼鼓聲響起,全場奏起輕快活潑的民間音樂,演員們穿著艷麗的服裝,踩著高蹺出場了,服裝的顏色以黃色、紅色為基調,在廣場的舞蹈表演中,顯得格外醒目。白倉高蹺是名副其實的高蹺,也是別具一格。人站在高蹺上,離地面足有3.5米高,兩根長長的蹺竿,比演員的身高還要高。演員們站在高蹺上除了要保持身體平衡外,還要表演各種各樣精采動作,其難度之大,不言而明。“高蹺”的表演節目很豐富,有舞龍、舞獅、耍大刀、土地戲獅、西天取經、閣老取親等。最精彩的,還應算是唐僧師徙4人西天取經、舞獅子、耍大刀?;瘖y而就的唐僧師徙4人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形象逼真,肉眼不能辨妖怪、白白嫩嫩的唐僧,帶著除盡妖魔鬼怪、抓頭撓耳的孫大圣,呆頭可憨、倒打一耙的豬八戒,一路辛勞挑擔、兢兢業業的沙僧,跋山涉水,在高蹺上前翻后滾,大路一踏朝西去,常常博得觀眾滿堂喝彩,膽大的人還搶過“孫大圣”的金箍棒舞弄一番,興致勃勃。每頭獅子由兩人前后扶住獅形道具而成。一個作頭,一個當尾。紅、黃、青當間的獅子金光燦燦,舞耍起來就像真獅子在高蹺上前后翻滾,兩邊各有一頭獅子,表演起來,左右呼應,在手拿繡球的馴獅音童子的逗引下,搖頭晃腦,忽高忽低,身體不停運動。耍大刀則是單人技藝的發揮。兩人或更多人不斷揮舞大刀,刀法精彩不在話下,更重要的是步法的變化也講究有章有法,或進或退,或攻或守,速度之快,令人眼花繚亂,應接不暇。全場氣氛輕快熱烈,自然協調,具有濃烈的湘中地方特色和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高蹺高手是跌出來的
成為一名技藝高超的高蹺師,是經過數以千計的跌倒之后才得以梅花香自苦寒來,功成名就。過不了跌倒這一關,是成不了高蹺大師的?! ?/p>
練就高蹺師第一步是要學會在3米多高的高蹺上保持身體平衡,站在高高的高蹺上,腿不能打晃,心不能驚跳,面不能變容,頭不能暈眩;其后再在高蹺上掌握各種表演套路。民間故事會非常注意培養可塑性強、年齡較小的高蹺苗子,每天下午在他們放學后,便組織他們綁上高蹺,踩著往滿街上走,兩旁安排高蹺高手拿著長竿保護他們,并針對他們在訓練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糾正,并把自己積累的如何保持身體平衡的豐富經驗傳授給他們。一般每天他們至少要走6里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每次訓練下來,汗向下雨一樣,衣服都濕透了。無數次的跌倒,無數次的站起,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終于高蹺手們站在高過人頭的高蹺上前追后趕,飛走自如,就像在平地上奔跑一樣輕松?! ?/p>
為了能在高蹺上進行武術表演,首先在平地上從武術基本步法學起,由武術教練教他們武術樁法、套路,一招一式,翻騰滾打,高蹺手們絲毫不敢馬虎,潛心領會其中的奧妙,以便能在高蹺上和保持身體平衡有機地融洽在一起。上了高蹺之后,由高蹺手們自己摸索把武術表演和身體平衡有機結合的技巧,再從實踐總結出一套適合自己身高、體重的理論,并對盡可能對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采取有效地措施?! ?/p>
撩起每個高蹺大師的褲腿,映入你的眼里的滿是傷疤,當他們一不小心,從高高的高蹺上重重地摔在地上時,那是一種不同于一般的裂痛。但沒人退卻,因為退縮的人是成不了高蹺大師的?! ?/p>
出色的表演傾倒國內外觀眾
邵陽縣民間故事會白倉高蹺除了應酬當地紅、紅白喜事,每逢節日都要開展慶典活動,并逐步走出白倉進行表演。其精湛的表演令中外觀眾大開眼界,驚嘆不已。
1989年國慶40周年,白倉鎮慶?;顒由?,白倉高蹺的精彩表演使白倉鎮熱鬧非凡,連鄰近的東安縣大盛橋鎮許多人都聞訊趕來觀看,人山人海?! ?/p>
1991年在邵陽蜜桔節上,白倉高蹺應邀參加表演,高蹺隊從市委出發,踩著高蹺經邵陽南門口,經青龍橋、邵水橋至今邵陽湘桂黔建材城來回幾個圈,使匯聚邵陽的各方來賓大飽眼福,為數不多的外國游客第一次領略了中國這支璀璨的藝術之花的亮麗風采。榮獲柑桔節“高腳獅桔城風采文藝展演二等獎”獎旗,得獎金1萬元?! ?/p>
1994年9月17日,為期18天的94中國旅游藝術節暨廣東歡樂節在廣州東方樂園開幕,白倉高蹺應廣東省旅游局的邀請參加演出達20多天,獲得游園觀眾好評如潮,高達2.3米高的高蹺,高蹺手們表演的雄獅鉆洞、雄獅搶寶、走四門、高空舞刀等各種高難度節目,令港、粵游客和外國游客大開眼界,稱奇不已,爭相錄相攝影,鼓掌叫好。特別是香港記者以專欄報道稱其為“名副其實的邵陽高蹺”。有一位美國游客在高蹺表演結束后,又掏出美元要演員重新表演一次,用隨身攜帶的攝像機攝了下來。所有參加演出的演員獲紀念獎章一枚,書一本。民間故事會獲組委會贈送的錦旗一塊,稱邵陽民間藝術團“民族風采花城匯,文化旅游雙爭輝”,并得酬金15000元?! ?/p>
1994年11月至1995年6月,白倉高蹺被廣東番禺市飛龍世界游樂城邀請,在那里進行了將近一年的表演,在演出中海內外游客對高蹺高度達到3米多高的驚奇和驚險,富有雜技水平的表演稱贊不已,爭先恐后攝像、攝影,絡繹不絕,特別日本、泰國、俄羅斯的游客,向表演的人詢問高蹺的高度和精度,兩根木桿怎能踩人等,還有一位臺灣游客向演員們贈送了人民幣300元,表示他的敬意和好感。在飛龍世界游樂城,國務院副總理錢其琛、國務委員李鐵映、鄧小平女兒鄧楠觀看了他們的精彩表演,給予了熱烈的掌聲,高蹺高手何建祥單獨獲得600元的表演獎,每位演員還獲得168元的表演獎?! ?/p>
1996年,邵陽迎春商品交易會在邵陽湘粵家仫城舉行,白倉高蹺應邀參加了表演,并獲組委會頒發的“邵陽縣白倉鎮高蹺藝術表演獎”錦旗一塊。另外在1998年的“寶慶府城建2500周年”、1995年的廣東東莞市華江鎮華江小學開學落成典禮上都有過他們出色的表演,民間藝術的魁力,令觀眾贊嘆不已,流連忘返?! ?/p>
白倉高蹺還應邀到新寧、東安、本縣農業銀行、工商局、國稅局、地稅局、巖口鋪、黃亭市、塘田市、下花橋等地表演,大顯身手?! ?/p>
白倉高蹺亟待開發
由于民間故事會只是一個自發性的群眾組織,白倉高蹺經費來源十分有限,主要來自會員籌資、演出贊助收入、租金收入,活動經費經常出現斷炊的現象,令老藝人們痛心不已,生怕這朵民間藝術之花夭折。在廣東演出的時候,經日本游客的牽線搭橋,日本政府準備邀請他們去表演,后來的日本考察人員看見表演的衣服太寒傖,也不了之,這竟成為白倉高蹺的一大憾事?! ?/p>
如何讓白倉高蹺這朵民間藝術之花常開不敗,把祖國的民間藝術發揚光大,組建強大的演出集團,把白倉高蹺做大做強,做成與隆回灘頭年畫齊名的品牌,僅靠民間故事會有限的經費來源,是遠遠不夠的。這也是民間故事會老藝人所期待的和所希望的。
編輯:王文潔